小微信贷诊断、基于现金流的微贷和基于风险的流程审计
齐商银行是位于山东淄博的一家地方银行,与IPC签约开展小微信贷业务诊断。齐商银行清楚自身的小企业银行和社区银行定位,但一直以来银行服务于该地区的大型企业,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小企业和较大型企业供应链中的小企业。为强化其小企业业务,2009年银行成立了专门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。开展诊断调研时,银行的小微贷款总余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,贷款客户达1800余家;尽管如此,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仍然低于管理层的预期。因此,齐商银行邀请IPC对其小微信贷业务进行诊断分析。诊断完成后,根据IPC提出的建议,银行签约开展为期12个月的咨询项目,在银行的微贷业务中引入基于现金流的信贷技术。
小微信贷业务诊断期间,IPC分析了:
- 组织架构,包括相关政策、岗位职责描述等
- 人力资源管理:员工考核和激励制度;培训体系
- 市场定位和产品
- 流程和信贷操作:贷款组合分析;银行、分支机构和员工表现
- 内控和风险管理;IT系统/管理信息系统
- 引入了基于现金流的微贷业务
- 开展了全方位的信贷管理系统IT差距分析,提出微贷业务系统改造建议并协助系统改造
- 制定微贷管理办法、流程、担保政策、合同模板
- 制定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
- 初步拟定微贷发展业务计划
- 开展市场调研,包括“神秘顾客”调查和客户调查问卷
- 设计微贷产品、制定营销策略和营销宣传材料
- 招聘微贷员工并开展课堂培训
- 为微贷客户经理和后台人员开展信贷流程各环节在岗培训:包括示范、一起做、观察和反馈、监督
- 辅导主管人员(主管、培训师、微贷部门负责人)
- 培养课堂培训讲师和在岗培训师傅,建立银行自身的培训能力
- 参加审贷会,行使一票否决权
- 定期评估微贷员工
- 选拔和培养内控专员,建立内控和信贷检查能力
- 制定微贷业务扩展计划,协助在更多支行启动微贷业务
IPC微贷业务方法以结果为导向,旨在为银行建立健康、具有相当规模的微贷组合(没有项目的开展,不可能建立起这样的微贷组合),并建立一支由客户经理、后台人员、主管人员、内部培训师和内控人员组成的专门的微贷员工队伍。
下文提供的微贷业务数据反映的是IPC在中国实施的此类项目的一般成果:
- 微贷余额:8000万 – 1.2亿人民币(1000-1550万欧元)
- 贷款多为按月还款
- 平均贷款额度:约25万元人民币(32,500欧元)
- 逾期30天以上余额占比:0 – 0.5%
- 招聘并培训信贷员工,包括主管人员:40 – 60人
- 开设微贷中心的支行数量:4-6家